我來自波蘭和捷克的女性友人正在找男友,兩人不約而同抱怨瑞士男生很害羞,在火車和酒吧不敢直視她們,四目相交時眼神又飄走。期待男人主動搭訕,做為找另一半的方法完全行不通,超哀怨。心理學家-庫爾特·勒溫(Kurt Lewin)就把瑞士和德國的人際關係文化歸類為「椰子」模式。兩國人在公開場合作風保守,就算與陌生人聊天,也少談私事。對照組是英語系國家的「桃子」模式。當地人的眼睛很會對焦,與陌生人輕鬆進入朋友模式,什麼都聊。(好萊塢電影不都這樣演)
然而,凡事都有例外,瑞士還是有 #桃子男 的。我前德文班的菲律賓同學M來蘇黎世當外甥的保姆, 某天在咖啡館被小她7歲的瑞士老公搭訕,在42歲那年嫁人了。我的馬來西亞朋友L當年在候機室與瑞士老公看對眼,登機後發現兩人座位相鄰。話匣子打開便交換聯絡方式,進而交往結婚。所以,單身的朋友們在公開場合請 #以眼睛掃射感興趣的對象 ,說不定機會就來囉! :-D
註: 椰子殼堅硬但內部柔軟。椰子人公私分明,對熟人和陌生人有差別待遇,但一但進入內層就是永遠的朋友。桃子外軟核小,所以桃子人對待陌生人如熟人般熟稔,但他們只與少部分親友維持永久的親密關係。
附圖是蘇黎世近郊的玫瑰之城-拉裴斯威爾Rapperswil。延伸閱讀: http://gwen0601.pixnet.net/blog/post/36151250